第五百九十五章 区别三宝,从“心”入门
诸天从洪拳开始 by 九窍八方
2023-9-24 21:50
书中仙注意到洪康看向匾额,微微抬头。
问道:“君上觉得这‘明伦’二字如何?”
洪康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赞道:“此二字极佳!”
“《尚书引义·说命上》里记载: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明,是智慧的通义,晓天下之理者,晓天下至道者谓‘明’。”
“而在《冬官考工记》里说:析干必伦,析角无邪,斫目必荼。”
“伦,理也,道也,万物存在必有其理,得其伦必得其大道。”
“故而,明伦者,便是——明天下道法之精要,晓宇宙万物之大伦。”
书中仙抚掌赞道:“哈哈哈……君上此言,甚得我心!”
庞青羊感受着书中仙身上的气息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有一种智慧玄妙的意味在其中,心生好奇。
问道:“书公,我瞧你气息神异,莫非那儒道修行法已经成功了?!”
洪康亦是看去,他也感应到了书中仙生命气场的微变,感觉中和诸葛卧龙有点相似了。
书中仙听到这个顿时精神抖擞起来,喜滋滋道:“帝后好眼力。”
“不过,成功还不敢说,但是,我和诸葛已经找到了方向门槛……”
然后,立即闭口不言。
双目微眯,开始盯着手中书册,似乎全神贯注,可洪康和庞青羊都能够感应到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书册上,那样子,就在等别人快点来问他。
洪康知道书中仙有点爱显摆的性子,是以不中他的套路,就这么无声的看着他,仿佛在欣赏书中仙“全神贯注”的看书仪态。
书中仙神色不变,目光亦没有流转,可是那精神上那种迫不及待的波动,却被洪康两人准确捕捉到。
庞青羊略带无奈的看着两人,两个男人都几百岁了,还这么“幼稚”!
她率先打破寂静:“我听说书公和诸葛先生想创出的儒道修行法有别于目前各家各派的法门,是不从精、气、神三宝入门,如今竟然有了方向,不知书公可否讲讲?!”
书中仙立即放下手中书册,笑呵呵道:“既然帝后开口了,那我自然不会藏私。”
“而且帝后亦是境界通玄之辈,是剑道魁首,还要请帝后看看是否有缺漏之处?”
嘴里说着有缺漏,可是那表情却是看看我的法门有多完美的样子。
但是能够让其信心满满的样子,洪康倒也对其口中的法门产生了兴趣。
书中仙清了清嗓子,道:“众所周知,无论是佛道修法,还是大玄武道,亦或是祭祀神道、鬼仙之道等等,都是从精、气、神三宝入手,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的需要某种资质,有的需要根骨不凡,有的需要血脉神异……”
“比如说,若是一个人先天体弱,他就不适合修行武道,哪怕是后天经过调养,他比起其他人,也是没什么优势;再比如说,武道修行,入门筑基需要肉身,可有的生灵不具备肉身,比如说鬼怪之流……”
不单单是鬼怪一流,大玄颁布的武道九品,其实是为天下人族创立的。
妖族倒不是不能够修炼,可至少也得等他们化形后,因为,化形前的妖族本体各不相同。而且,就算是化形后,若是没有相应的武道见识素养,也是很难修炼成功的。
如今,听书中仙的意思,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万物有灵!~”
书中仙语气稍微高昂起来。
“无论是人、神、妖、鬼、精、怪……等等,都是有意识的生命体,都能够进行模仿、思考、学习,区别只是在于先天灵慧的差异和后天教育的培养。”
“而‘儒’是什么?”
“‘儒’者,人之所需也;‘人’者,世间生灵也。”
“而儒道修行法,应该是面向于万灵万类,因此,当从‘心’入手!”
“而想要开发心海,只有通过读书,正心诚意,必须沉迷进去,这样才能够与各家典籍中的文字进行一场对话,仿佛穿越时空聆听各个时代古圣大贤们的教诲。”
“当然,时过境迁,因时制宜,先贤们的见识受限于时代,不一定完全正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读书人自己去芜存菁,只有这样,才能够安抚心神,培养道德,增长智慧,孕养心力,养气修身。”
看着书中仙泛泛而谈,洪康和庞青羊一对视,皆是为之一惊。
按照其所言,这种从“心”之一道入门的法子,是能够适用于各个种族的!
而书中仙刚才所言的武道缺点,那也是明明白白的,连实质的肉身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武道修行。
“书公好气魄啊!~~”
洪康由衷赞道。
若是真的功成,这儒道的受众可是一下子就超越了他的武道了。
洪康又想到,若是真的开创出儒道修行法,其实,还是人族占了优势,毕竟,人族小孩四五岁便可以开始启蒙,而其他种族四五岁,啧啧啧……
不过,像妖族的灵慧增长缓慢,若是能够加快智慧的开发,恐怕这些个妖族妖类对于儒道修行法会无比上心。
如此一来的话,
像是那种狐妖伴读的场面,或许将来不是少数……
书中仙状若谦虚道:“君上谬赞了!”
“我和诸葛目前也只是敲定了儒道的前几个阶段而已!”
“而且,说实话,就算这些读书人完成了这几个阶段,在我和诸葛的推断中,相比于其他体系的修行者,除了本人的智慧更高、思维更快、悟性更好外,个体并没有多少超凡力量。”
嘶~~!
这下子,就连洪康都不禁惊叹了。
而书中仙的这副模样,在他看来就有点凡尔赛了。
听起来,书中仙的话好像没什么问题,然而,这可是能够直接让普通人变成天才的修行法。
“书公这话可是妄自菲薄了。”
“当一个人的思维、悟性、智慧都得到增长后,无论修行什么法门都会比常人快很多倍,甚至一日千里也说不定。”
“不知这前几个阶段是何景象?”
……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修学记》